
隨著氣溫逐漸升高,冷氣機的使用頻率大增。然而,若未妥善維護冷氣設備,可能導致滴水或噪音問題,不僅影響鄰里和諧,還可能面臨罰鍰,台北市環保局提醒民眾,開冷氣前應進行以下四項檢查,確保舒適又不擾鄰。
冷氣機使用前的四大檢查步驟
- 清潔濾網:髒污的濾網會使冷氣效率降低,並可能導致冷凝水無法正常排出,造成滴水問題,建議定期清洗濾網,保持通風順暢。
- 檢查排水管安裝:確保排水管連接牢固,無破損或脫落,長期暴露在戶外的排水管容易老化,需定期檢查更換。
- 確認排水順暢:若排水管接至大樓共同排水系統,應確認無阻塞;若無法接入,建議將冷凝水引導至陽台或室內容器,並定期清理,防止蚊蟲滋生。
- 保養室外機並加裝隔振裝置:室外機長期運轉易產生異音,建議定期檢查,並在固定點加裝隔振橡膠墊,減少噪音傳播。

(圖/臺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官網)
違規可能面臨的罰鍰
根據《廢棄物清理法》,若冷氣機滴水影響他人,經勸導後7日內未改善,將處以新台幣1,200元至6,000元罰鍰。此外,依《噪音管制法》規定,冷氣機運轉音量超過標準,經限期改善仍未符合者,可處3,000元至30,000元罰鍰。
去年相關陳情案例統計
台北市環保局統計,2024年共接獲984件冷氣滴水陳情,其中6至8月占53.8%;冷氣噪音陳情則有564件,6至8月占40.8%。這些數據顯示,夏季是冷氣相關問題的高發期,民眾應提高警覺,及早檢查維護。
發現問題如何處理?
若發現鄰居冷氣機有滴水或噪音問題,可撥打1999市民熱線或向當地清潔隊反映,環保局將派員稽查,並依規定進行勸導或處罰。
為了自己與鄰里的舒適生活,開冷氣前不妨花點時間進行上述檢查,避免不必要的困擾與罰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