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用上健身房!快走、爬樓梯也能護心又護腦

不用上健身房!快走、爬樓梯也能護心又護腦

Cropped shot of business people on steps
研究指出爬樓梯也能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並延緩大腦老化。​(圖/示意圖)

在現代繁忙的生活節奏中,許多人難以抽出時間進行規律運動。然而,最新研究顯示,即使缺乏正式的運動習慣,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活動,如快走、爬樓梯或提重物,也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並延緩大腦老化。​

偶發性活動的健康效益

2025年發表於《Circulation》期刊的研究,追蹤了超過24,000名中老年人,發現即使沒有規律運動,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偶發性的身體活動,如走快一點、提菜籃、爬樓梯或追公車,就能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整體死亡率的風險。​

研究指出,每天僅需4至5分鐘的劇烈活動,或23分鐘的中度活動,心血管風險就能下降30%至50%。具體而言,1分鐘的劇烈活動相當於3分鐘的中度活動,或35至48分鐘的輕度活動。​

這些發現強調,即使是短暫的高強度活動,也能對健康產生顯著影響,特別是對於無法進行正式運動的人群。​

Businessman using digital 3d projection of a human brain 3d rend
研究顯示心肺適能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,運動能提升提升記憶力、注意力和決策能力。​(圖/示意圖)

心肺適能與大腦健康

另一項2025年發表於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》的研究指出,心肺適能越高的人,大腦萎縮得越慢,記憶力、推理力、反應速度也保留得越好。​

這項研究顯示,心肺適能與大腦健康密切相關。​具體而言,心肺適能越高,與大腦中負責記憶和認知功能的區域,如海馬體和前額葉皮質的灰質體積增加有關。​這些區域的增強有助於提升記憶力、注意力和決策能力。​

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

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指出,許多人因工作和生活繁忙,難以安排正式運動時間。但透過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,如走路時加快步伐、選擇爬樓梯而非搭電梯、提重物或加快做家事的速度,也能達到保護心血管和大腦的效果。​

這些簡單的改變不僅有助於提升身體健康,還能改善心理狀態,減少壓力和焦慮感。​因此,無論年齡或生活方式如何,將更多的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,都是提升整體健康的有效策略。​

總之,即使無法進行正式的運動,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活動也能帶來顯著的健康益處。​透過增加身體活動,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,延緩大腦老化,提升生活品質。​現在就開始行動,讓健康從日常小動作開始!

內容來源